負責人:莊英萍, 電話:02164251257, Email🦊:ypzhuang@ecust.edu.cn
聯系人🙇🏼🫴🏽:夏建業, 電話🧑🏼🍼:02164251946, Email:jyxia@ecust.edu.cn
一、流動站簡介
我校“輕工技術與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於2011年獲批設站🔇,該流動站主要依托我校生物過程學院及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包含發酵過程博士點及皮革化學與工程碩士點。是國內唯一同時依托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工程中心兩個國家級研究基地的發酵工程學科。此外還包括發酵工業分離提取技術研發中心、中國輕工業生物基材料工程重點實驗室、上海市生物過程工程關鍵技術服務平臺、上海市生物製造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多個省部級科研基地。該流動站目前包括生物化工國家重點學科,國內第一個生物工程一級學科💂🏿♀️。目前具有教授30多人,副教授50多人。目前流動站下共設五大研究方向👨🦯,包括:細胞培養與代謝工程、生物催化與轉化工程、合成生物技術與系統生物工程、食品藥品及材料工程🤌🏿、生物資源與環境工程。
二🙏🏿、二級學科及研究方向
(一)、發酵工程(更名生物工程)
博士後合作導師🪬:莊英萍、王永紅🛐、劉琴、李元廣👨🏻🎓、李誌敏、沈亞領🎗、周祥山、周燕、趙健、郭美錦、曹學君、儲炬、鮑傑、蔡海波、譚文松
博士後合作導師🐟:許建和👨🏽🦳、魏東芝、馬興元、王偉、史萍🐻👯、張惠展
博士後合作導師🔁:盧艷花👋🫶、史萍、劉少偉🙆🏻、李元廣🫡、張立新🏜、趙黎明🤦🏼♀️、任宇紅
(二)、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博士後合作導師🧑🏻🦳🆘:魏東芝🕗、王啟要📏、尹斌成、王偉、葉邦策、史萍、楊弋🥈、張惠展🦴、錢江潮、熊誌奇👂、花強、全舒
博士後合作導師:劉琴、馮耀宇、張元興🤦🏼、盧艷花、王偉
三、人才培養和科研成果
畢業於本學科的傑出校友楊勝利院士、李永舫院士、張霞昌博士、黃予良博士👩✈️🍹、劉昌勝教授(球友会体育平台副校長、傑青)、陳代傑教授(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院長)、沈煒(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黨委副書記)、張勁遊博士(藥明康德總裁)、應浩教授(上海生科院🏰,中科院百人計劃🦵🏽,傑青)、張長生教授(中科院南海所,傑青)♞、朱建偉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院長)、宋仁濤教授(國家傑青🕑,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詹誌春博士(武漢新華揚集團董事長)等數十人,他們對社會作出了突出貢獻。2011~2015年期間,本學科培養了博士177人,碩士798人🧑🏼💼,其中2人獲得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12人獲得上海市優秀學位論文,17位境外學生獲得碩士\博士學位。
近年來承擔項目情況
類型 | 負責人 | 題目 | 經費(萬元) | 起止時間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 許建和 | 脂肪酸非天然生物轉化酶系的分子工程及組合催化研究 | 298 | 2016-2020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 張元興 | 遲鈍愛德華氏菌T3SS效應蛋白的系統鑒定及其與魚類宿主互作機製研究 | 333 | 2015-2019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 葉邦策 | 新型疾病分子標誌物循環miRNA分離富集、高靈敏檢測新技術研究 | 300 | 2014-2018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 魏東芝 | 生物技術藥物中試放大及分離純化技術平臺 | 872 | 2012-2015 |
973計劃課題 | 李元廣 | 基於光照方向混合及光衰減特性的光生物反應器設計與放大原理 | 279 | 2011-2015 |
973計劃課題 | 錢江潮 | 工業生物過程系統集成原理(一) | 295 | 2013-2018 |
儀器儀表重大專項 | 杭海峰 | 高通量優選儀器開發及應用 | 662 | 2012-2016 |
863計劃課題 | 吳海珍 | 遲鈍愛德華氏菌活疫苗的應用研究和產業化開發 | 1076 | 2013-2016 |
863計劃課題 | 郭美錦 | 生物製造反應過程技術與裝備 | 905 | 2012-2015 |
863計劃課題 | 王偉 | 高毒農藥重金屬汙染物高通量快速檢測監測技術 | 674 | 2012-2015 |
國際合作 | 儲炬 | 好氧工業發酵過程的理性設計和放大合作研究 | 600 | 2013-2016 |
863計劃課題 | 周祥山 | 海洋微生物大規模發酵製備候選藥物關鍵技術 | 1108 | 2011-2014 |